湖北日报讯 (记者胡弦、通讯员李斌、李飞)2月14日上午,热烈的武汉街头,沿河大路上车辆疾驰声、江汉路上的叫卖声、武钢厂区机器作业声,都被实时主动监测。现在,湖北已建成掩盖17个市州的203个声环境质量主动监测站,可实时捕捉并反应噪声情况。
湖北203个功用区声环境质量主动监测站点于2024年末建成,并于本年1月真实开端监测。“依据人口和面积的不同,每个城市需建立的监测站点数量也不同。”省生态环境监督测定中心站大气室工程师张周祥介绍,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,设置了30个主动监测站点,十堰、襄阳等大城市为16个,黄冈、随州等中等城市为10个,恩施、咸宁等小城市为7个。这些站点散布于城市的寓居文教区、商住混合区、工业区、路途交互与通行干线两边和铁路交通干线两边区域这五大功用区中。
2月13日上午,点开湖北声环境监测数据归纳办理渠道,张周祥检查发现,武汉市京广铁路、植物园小区、吴家山经开区等站点噪声监测均合格。“噪声为秒级监测,而且站点会实时对超支噪声进行录音和监控,便于咱们剖析噪声来历。”
“站点的设置,是为了更精确把握湖北各地声环境质量情况,改进全省声环境质量水平。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黄卫介绍,各地生态环境部分每天都将对每个监测站点的数据来进行实时监控,对噪声超支站点展开缘由剖析和噪声源排查,协同相关主管部分加强管控。